8月19日,美国先进核能企业Aalo Atomics宣布,获1亿美元新融资及监管支持,将在爱达荷国家实验室打造首座小型核反应堆Aalo-X。项目计划于2026年7月建成并实现临界,若进展顺利,有望成为数十年来美国首座投入运行的先进核电站。
值得关注的是,Aalo Atomics将同步在反应堆旁建设实验性数据中心,这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的模式属全球首创,意味着能源与算力融合的模式进入实施阶段。
在技术路线上,Aalo Atomics聚焦小型模块化反应堆。首款产品Aalo-1发电功率达10兆瓦电(MWe),未来可通过多堆芯组合形成“Pod装置”,单个装置便能满足约五万户家庭或一座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公司计划依托工厂化制造与标准化部署,实现反应堆的批量生产,目标是将度电成本降至3美分/千瓦时,这一价格远低于当前美国数据中心的普遍电价。凭借这一优势,Aalo Atomics成功吸引Valor Equity Partners、日立创投等多家资本持续投入,且率先将目标客户锁定在对供电速度和稳定性要求高、愿意支付溢价的云计算巨头。
这一项目得以推进,是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耦合关系日益紧密的趋势使然。随着AI迅猛发展,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呈指数级增长。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或翻倍,其中AI训练与推理任务是核心驱动因素。如何为数据中心提供稳定充足的电力,已成为多国能源战略的重要课题。相较于可再生能源,核能稳定性强、能量密度高,更契合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小型化、模块化反应堆与数据中心分布式、多点化的负荷特点尤为适配。
Aalo-X项目顺利推进,关键在于美国政府监管层面的创新举措。2025年以来,美国先后出台4项核能行政命令,还设立核反应堆试点计划,允许企业在国家实验室等场址,通过能源部授权流程建设运营反应堆,无须先获取传统核管会完整许可。Aalo Atomics与Radiant、Oklo等11家企业成为首批入选者,政府要求至少3座试验堆须在2026年7月前建成并实现临界。这种竞赛式推进模式大幅缩短了从设计到试验的周期,助力核能创新企业在真实商业环境中快速验证技术路线,为后续商业化抢占先发优势。
从长远看,Aalo-X不仅是试验反应堆,更是能源与算力一体化的雏形,其模式有望带来多方面积极影响。一是实现供需高效匹配,数据中心毗邻反应堆,可规避长距离输电的损耗与不确定性,获得近乎全天候的稳定电力。二是探索突破性商业模式,从高价值客户切入,在验证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后,再拓展至其他市场。三是推动成本下降,若工厂化制造形成规模效应,每千瓦时3美分的度电成本目标一旦达成,将让核能在价格上重获竞争力。
在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剧增的当前,能源产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创新尝试不仅是美国核能复兴的重要探索,也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对于中国而言,密切关注项目进展、积极探索本土化发展路径,将是把握行业发展机遇的关键选择。
编辑 何诺书
审核 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