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7-11 11:48
.未来电网形态特征及其演进路线;
2.含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的交直流互联电网稳定机理与控制理论;
3.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规划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二)新能源发电与并网。
1.新能源发电主动支撑及自同步并网;
2.分布式发电集群接入自治控制及运行。
(三)高电压与绝缘。
1.多物理场作用下绝缘劣化机理;
2.特高压雷击、接地分析与防护。
(四)智能配用电。
1.用户侧综合能源优化与电能替代新技术;
2.智能配用电保护与自愈控制;
3.大规模需求侧资源动态需求响应基础理论。
(五)电工新材料与器件。
1.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