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2-17 08:06
。一方面,将煤电装机等价于碳排放,而碳达峰在于控制电煤使用量,煤电装机多少应由保供和消纳需求决定。装机变大不意味着电煤消耗增加,十五五仍应关注煤电投资意愿不足所潜在的保供风险。可考虑在十六五将电煤消费总量明确为关键指标,以保证2030年前后实现转折性变化。另一方面,碳达峰不是单纯供应侧问题,需求侧新变化才是原碳达峰路径的最大挑战。电力发展水平的时间大幅前移直接导致电力行业保供、降碳面临结构性统筹压力,而部分新增GDP是高耗电型产业又提高了降低能耗难度,有必要重新评估工业、交通、建筑和能源电力碳达峰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