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近日,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顺利完成了136号文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首次结算工作,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内蒙古电网在新能源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迈出了坚实一步,为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本次结算新增入市12561个新能源项目,均以“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方式参与市场交易。7月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结算机制电量14.4亿千瓦时,机制电量差价结算费用合计1.2亿元,按国家文件要求,纳入系统运行费由全体工商业分摊,影响全体工商业电价约0.005元/千瓦时。新入市分布式、分散式、扶贫、光热新能源整体结算均价316元/兆瓦时,较机制电价提高33.1元/兆瓦时。
为深化新能源市场化改革,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局于今年5月29日联合印发了《深化蒙西电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在集中式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已基本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推动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的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上网电价。
该政策从7月1日起执行,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积极响应政策要求,迅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与内蒙古电力集团营销部、财务部、调控公司等开展多次商讨会议,由于本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各部门协同联动,市场管理部负责将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全部纳入市场建立交易单元,市场交易一部负责将补贴新能源项目分配当月机制电量,技术管理部负责推动交易技术支持系统功能改造上线,交易结算部负责开展差价结算,核算了各交易单元的市场化费用和差价电费,确保了差价电费结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此次内蒙古电力交易公司完成新能源全面入市首次结算,是内蒙古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成果,对推动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相信内蒙古的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